美國哈佛大學教授加得納的多元智能理論是一種關于智慧本質及其發展的理論。加得納的多元智慧理論將人的心智分為七種──語言、邏輯數學、空間、肢體運動、音樂、人際、內省。 他認為在人的一生中,這些智慧不斷受先天及后天的影響啟發或關閉;而教育最主要的目的,不只是在知識的傳授,更是在發掘并引領這些智慧的發展。
而現代腦科學也逐步揭示了人類思維的生理機制,一個人的左右半腦存在明顯分工。左半腦是抽象思維中樞,右半腦是形象思維中樞。左半腦思維材料側重語言、邏輯推理、數字符號等,右半腦思維材料側重事物形象、音樂形象、空間位置等。
科學研究還發現,如果對兩半腦中的未開墾處給予刺激,激發它積極配合另一半腦的作用,結果大腦的總能力和效率會成倍的提高。
日本醫學博士品川嘉也在他所著的《兒童右腦智力開發》一書中指出:“如果將人的左右腦比作為人,那么,左腦就是那種循規蹈矩,缺乏情趣之類型的人。而右腦則是意外型洋溢著創作欲望,充滿活力之類型的人!
可見,右腦與人的創造力密切相關。歷史上有不少人利用右腦的智力開發,在各自的領域成為燦爛的明星。意大利的天才達芬奇、西班牙的繪畫大師畢加索、美國電影藝術家卓別林,都是較好地開發了右腦的人,他們的左手能和右手一樣靈活地從事操作。
由于左腦主管人的日常學習生活和重要的思維活動,其使用頻率高,因而也開發得較好些,有關研究材料證明:在教學上抽象思維是形象思維的幾十倍,可見我們在科學文化的學習上右半腦遠沒有得到充分的開發和利用,為了開發大腦潛力,使大腦兩半球獲得均衡、良好的開發,從小學階段起注重利用兒童美術教育進行右腦早期開發,挖掘右腦固有潛力,從而促進全大腦開發,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大幅度提高學習效率。
齊心教育的右腦開發專家說美術,是一種創造性的造型藝術,美術課可以用線條、色彩等空間信號,給予學習以形象思維的訓練,以培養學生的觀察、記憶、想象和創造能力,是對學生進行右腦早期開發的重要途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