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爸媽都希望孩子能進一個“好班”。然而,孩子進了“好班”,就能脫胎換骨秒變學霸嗎? 答案是:NO! 同一個班級,老師一樣、同學一樣、學習內容一樣、回家作業也一樣,可是孩子間的差異為什么那么大? 以下這七大致命學習壞習慣,孩子一定要警惕,否則很可能會與好成績絕緣。 1、有疑不問淪為差生 孩子總是有疑不問,問題會越積越多,到最后知識上的缺口越來越大,導致學習越來越困難。 想必每個孩子都有這樣的經歷:每次上課快結束前,老師總會說;“大家還有什么疑問趕緊提出來,一起解答!”可是學生的態度卻十分平淡,提問者寥寥無幾,真的是孩子們都理解沒有任何疑問了嗎?不是,是不敢問,是懶于問。 這種結果也就導致孩子們總是把問題累積,押后直至拋之腦后?墒悄切﹥炐銓W生,是不是一有時間就會往老師的辦公室跑?是不是一有時間就會三五成群湊到一起討論問題?而反觀那些成績差,總是為成績所苦的孩子,卻都有這樣一個通病--有疑不問。 可以說,一個個疑問就好像是漂浮在你思維中的一顆顆沙礫,一顆兩顆看不出對你有什么危害,但是,當它越積越多的時候,就會堵塞你的思維通道,讓你再難以條理清晰地思考問題,再難以取得優秀的成績了。 建議 準備一個"疑問"本。將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都記錄到這個本子上,然后,或者找老師,或者找同學,將這些問題一一消滅掉,那么,你家孩子離優秀也就不遠了。 2、從不預習和復習 中國有句古話:"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有無準備,對從事任何一件事情,效果都會大不一樣。在學習過程中預習常?梢詭磔^好的效果。孩子如果平時從沒有預習和復習的習慣,在學習過程中,會始終處于被動狀態,學習起來也會異常吃力!怎樣預習與復習呢? 建議 預習 所謂預習,就是在上課之前,要明白自己想學什么,要知道什么,然后帶著問題去上課,這樣一來,課堂學習就會充滿活力,學習不再是別人的事,自己就變成課堂的主人。 因此,想要成為課堂的主人,就要在每天上課前花點時間看看書,養成預習的好習慣! 復習 01 首先,復習是鞏固知識的手段 有很多孩子都有這個苦惱:"很多學過的東西,我很快就忘記了,是不是我腦子太笨?" 其實,遺忘是很正常的,并不是你家孩子笨,只要增多重復記憶的次數,也就是復習,才能避免遺忘。復習,則很好地起到了幫助我們鞏固舊知識的作用。 02 其次,復習有利于加深理解 課后進行復習,我們就能針對自己的問題,多思考,使我們對知識理解得更深入一些,會有許多新的收獲和啟發,這就是"溫故而知新"的道理。 03 最后,復習有利于知識的系統化 任何一門學科,都是一個系統,是由許多的概念、原理組成的。如果我們不把平時所學的知識連貫起來、組織起來,就很難系統的掌握系統。用零散的知識去解決問題,將會十分困難。 3、上課注意力不集中 你家孩子課堂上的表現是怎樣的?是每堂課都能認認真真地聽,還是在課上走神,搞小動作,覺得老師講得內容太簡單或者太無趣,索性放任自己不聽? 一位媽媽曾跟我訴苦說:他家孩子開始上課時各種小動作,注意力不集中,不好好聽課,問他還都會,仗著自己很聰明就各種無視老師的課堂,甚至趴著睡覺,結果現在成績一落千丈。 本來一個很聰明的孩子,卻最終落在了班級的下游,這其中的原因何在呢?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他不重視課堂45分鐘。 課堂45分鐘內,老師所講解的內容像珍珠一樣串連在一起,是環環相扣的,你在某個時段覺得老師講解的內容簡單或者無趣,就選擇不聽,再想要重新跟上老師的思路進度就不是那么簡單的事情了。長久在課堂上我行我素,無視老師的講課,最終吃虧的就會是我們自己。 因此,我們要讓孩子重視課堂聽課的重要性,把握短短的45分鐘,不然,你家孩子和優秀學生的差距將越來越大! 4、不懂學習規則 相信大家都有這樣的感受:有時候明明覺得時間很充裕,什么也都計劃得好好的,可是在有限的自學時間內,學習效果卻往往并不如意。其實,這都是我們沒有對時間和目標有一個具體的規劃和管理,由著自己性子來,效率自然不會高! 建議 01 首先,計劃要有個具體的目標 何為計劃?好多孩子目標是很遠大“我期末要考班級第一;我數學要考滿分,我要……”這些看似偉大的目標,可是卻沒有任何詳細計劃,因此也沒有任何可行性,說是大話也不為過! 02 其次,計劃要有個進度的安排 比如第一周復習完"英語前三章"單詞,等等,這個計劃要與課堂進度相結合,千萬不能有沖突?茖W有規律才行!同時,臨睡前,也可以計劃一下第二天的學習內容,讓整個進度有條理。 03 最后,要有個檢驗計劃的標準 檢驗的標準有時不一定是考試,也可以是某個知識點的考察,單詞的默寫,數學題的快速解答等。這都是檢驗學習成果的標準,讓孩子自己設置好,定期檢查,這樣計劃才具有可實施性,有效果! 5、偏科 小編上學那會兒也是個偏科的典型。從小喜歡數學、英語,對語文一點不上心,做題也只做自己喜歡的,看書也只挑自己愛看的,最后直接導致嚴重偏科。經過家長和老師的多次警告,才有所均衡!那么孩子遇到偏科情況,家長如何應對呢? 建議 1)要鼓勵孩子繼續發揮成績比較好的科目,樹立堅定信心,讓孩子堅信通過自己的不斷努力,一段時間后同樣可以學好其他的科目。讓孩子明白學習不能只靠興趣,幫助孩子把理科或者文科學習中的愛好逐漸向其他科目轉移。 2)家長要幫助孩子分析各學科的中學習方法的特點,結合孩子自身的學習的特點,制定適合自己孩子的中小學生學習計劃,并且嚴格按照學習計劃學習 3)如果孩子是因為對于任課老師的一些行為有看法造成的偏科,家長應該及時與孩子以及任課老師進行溝通。了解清楚其中原因后,要讓孩子明白老師的一些行為的原因,接受老師,消除隔閡。 6、粗心大意 粗心——簡直是所有孩子的通! 每次考試過后,童媽和家長們聊天,總能聽到這樣的對話:"唉,我家孩子如果再仔細一些,這道題就不會丟分了”"我家孩子怎么這么大意呢!愣是把+看成了÷,這分數丟得可真是冤枉!""就因為這一個小差錯,不然數學成績滿分妥妥的!"…… 因此,不管是審題還是計算,必須認認真真,保證做一道對一道。培養孩子嚴謹認真的好習慣,徹底讓孩子改掉粗心的毛病。 粗心大意 壞習慣毀滅一個人,好習慣則會成就一個人。世界上最可怕的力量是習慣,世界上最寶貴的財富也是習慣。 孩子如果不改掉以上這七大致命壞習慣,學習成績將和其他孩子差距越來越大,再想補救也就來不及了! |
關于我們|電話:18500024622|手機版|北京朝陽區勁松富頓中心C座501室|Archiver|京ICP備16067677號-2|齊心教育版權所有
GMT+8, 2022-6-2 11:04 , Processed in 0.064904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