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操場北邊墻上滿是爬山虎。我家也有爬山虎,從小院的西墻爬上去,在房頂上占了一大片地方。 爬山虎剛長出來的葉子是嫩紅的,不幾天葉子長大,就變成嫩綠的。爬山虎的嫩葉,不大引人注意,引人注意的是長大了的葉子。那些葉子綠得那么新鮮,看著非常舒服。葉尖一順兒朝下,在墻上鋪得那么均勻,沒有重疊起來的,也不留一點兒空隙。一陣風拂過,一墻的葉子就漾起波紋,好看得很。 以前,我只知道這種植物叫爬山虎,可不知道它怎么能爬。今年,我注意了,原來爬山虎是有腳的。爬山虎的腳長在莖上。莖上長葉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狀的六七根細絲,每根細絲像蝸牛的觸角。細絲跟新葉子一樣,也是嫩紅的。這就是爬山虎的腳。 爬山虎的腳觸著墻的時候,六七根細絲的頭上就變成小圓片,巴住墻。細絲原先是直的,現在彎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莖拉一把,使它緊貼在墻上。爬山虎就是這樣一腳一腳地往上爬。如果你仔細看那些細小的腳,你會想起圖畫上蛟龍的爪子。 爬山虎的腳要是沒觸著墻,不幾天就萎了,后來連痕跡也沒有了。觸著墻的,細絲和小圓片逐漸變成灰色。不要瞧不起那些灰色的腳,那些腳巴在墻上相當牢固,要是你的手指不費一點兒勁,休想拉下爬山虎的一根莖。 《爬山虎的腳》是人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的課文。本文章介紹了爬山虎是如何爬墻的。作者是葉圣陶先生。 按照課標要求,這是一篇需要全文背誦的文章,之前很多同學都在反映,由于篇幅過長,孩子們很難快速記憶下來。今天齊心學習法就和大家分享如何使用思維導圖來理解記憶這篇文章。 思維導圖理解文章的步驟: 1、通讀文章,先要了解文章的大意。 2、按照大意給文章劃分段落,一般情況下,幾個段落就代表幾個分支。 3、提取關鍵詞,多以名詞和動詞為主。 4、繪制思維導圖。 5、按照思維導圖的思路,理解記憶文章。 不要把繪制思維導圖當成一種負擔,它可以讓你思維更加清晰,培養學習興趣。堅持應用思維導圖,一定會讓學習變得更加輕松。 |
關于我們|電話:18500024622|手機版|北京朝陽區勁松富頓中心C座501室|Archiver|京ICP備16067677號-2|齊心教育版權所有
GMT+8, 2022-6-18 11:47 , Processed in 0.062092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