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學英語課堂教學中,重視無意識記憶,有目的地創造無意識記憶的環境與條件,從而引發和調動學生無意識記憶,是提高英語教學質量的有效方法。
記憶主要有兩種形式,即有意識記憶和無意識記憶。在注意力集中的情況下,自覺地記住了一個單詞或句子,叫有意識記憶;未加注意,不自覺地記住了一個單詞或句子,叫無意識記憶。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接觸到一些影視對白或電視廣告詞。本來誰也沒打算要背,可是影視情節生動曲折,一些人就隨著演員進入了角色,亦樂亦悲,亦哭亦笑,無意中把某些詞句記得一清二楚。記憶常常受到某些條件的限制和影響,諸如學習環境、教學內容、教學形式、授課藝術、學習情緒、學習興趣等,都時刻影響著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記憶力。那么,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如何引發和調動學生的無意識記憶呢?
一. 突出重點,精講教材,引導無意識記憶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緊扣教材重點、難點,運用簡潔明快的語言,深入淺出的講解,引導學生思考,突出重點的精講比面面俱到的泛講,可使學生的記憶率尤其是無意識記憶大大提高。
例如,在高考備考總復習中,為了使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從句"這一重點內容,筆者曾有計劃地選擇一些相互聯系又富有啟發性的例句:
疑問句:Where are we going to spend our summer holidays?
從句(間接問句):Where we are going to spend our summer holidays.
主語從句:Where we are going to spend our summer holidays has not been decided yet.
賓語從句:He wants to know where we are going to spend our summer holidays.
表語從句:The problem is where we are going to spend our summer holidays.
同位語從句:We have no idea where we are going to spend our holidays.
定語從句:He has been to the place where we aregoing to spend our summer holidays.
狀語從句:He says he'll work where we are going to spend our summer holidays.
從實質上講,所有的從句都有共同規律,如都使用引導詞,保持陳述句語序等。名為某某從句,主要是由于它所處的位置不同,決定了語法成分也不同,功能完全不同的情況。上述做法使大多數同學感到掌握從句雖然是重點,但并不那么神秘。于是,并不費力地記住了從句的句型規律。
二. 化解難點,把握規律,啟發無意識記憶
學生每遇到新問題,往往會產生新鮮感,激發學習情緒。積極而高漲的學習情緒,是增強記憶力的重要因素。但是,新問題過于集中,就會形成教學難點,學生一時不理解,就會情緒低落,記憶力下降。所以要分散教材難點,使單位時間內難點量達到最小,從而使學生保持良好的學習心態。學生只有在良好的心態中,無意識記憶才能最大限度的發揮出來;y為易的關鍵,在于揭示規律、提取要素,變抽象為直觀。
例如學生在學習高一語法項目名詞性從句時,對正確引導詞感到棘手,因為它內含四種從句,其引導詞相同。筆者嘗試按其語法功能進行列表歸類:
作用數目 |
引導詞 |
作用累加 |
1 |
That |
1 |
2 |
Whether/if, as if |
1+1=2 |
3 |
Who,whom,whose,what,whichWhere,when,why,how |
2+1=3 |
上表中:
"1"即一個作用:連詞。稱謂:1,
"2"即兩個作用:①連詞 ②有中文意義。稱謂:1+1=2(在第一類詞一個作用的基礎上再加一個作用);
"3"即三個作用:①連詞 ②有中文意義 ③在從句中做一個成份。 稱謂:2+1=3(在第二類詞兩個作用的基礎上再加一個作用)。
經過深入淺出的歸納整理,學生選連詞難的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再如在語法和句型教學時,學生對時間、條件、原因狀語從句用分詞和獨立主格結構改寫,掌握難度較大。筆者將其判斷方法和改寫方法歸納為28個字:"主語相同(主從句主語相同),兩個去掉(去掉從句引導詞和從句主語),一個改變(改變從句謂語動詞為分詞)";"主語不同(主從句主語不同),一個去掉(去掉從句引導詞),一個保留(保留從句的主語),一個改變(改變從句謂語動詞為分詞)"。這一做法使學生抓住規律,觸類旁通,既降低了教材難度,又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情緒和信心,有利于啟發和增強無意識記憶。
三.設置懸念,提高興趣,調動無意識記憶
"設置懸念"是文學、戲曲、影視創作中的一種藝術手法,若運用得當,不僅可以激發讀者、聽眾和觀眾的興趣,還可以調動他們思維的積極性,加深對作品理解。興趣是思維中最活躍的成分,也是調動無意識記憶最有效的方法。
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適當地、有目的地設置懸念,對于加深教材感染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其積極思維和參與欲望,增強其無意識記憶,往往有著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在講授原人教版高一課本第十一課"At a Tailor's Shop"時,我就是用設置懸念法導入新課的。
1.先用英語講了本文作者馬克.吐溫的一件有趣的軼事:The First Money Mark Twain Earned
Mark Twain was asked one day if he could remember thefirst money he earned. ...
"Yes, it was at school. ... There was a rule in our school that any student who damaged the desk with apencil or a knife would be beaten in front of the wholeschool or would have to pay five dollars.
One day I damaged my desk in some way. I had totellmy father ... He agreed to give me five dollars to hand over to the teacher. But before giving me the money, hetook me upstairs and gave me a beating.
But as I had had one beating and got used to it,Idecided ..." 嘎然而止設問學生:"Do you know how MarkTwain earned the first money in his life?" 學生略做思索,繼而哄堂大笑,答案不言自喻。
2.教師話鋒轉向課文:"The text we'll learn today was written by Mark Twain. It is a part from his short story" The $ 1,000,000 Bank-Note." What do you suppose thishumorist did with that $ 1,000,000 Bank-Note and whathappened to the fellow with a million-pound note?"
僅僅是一兩個懸念,卻調動起學生對本課的很大興趣,有助于對課文的理解和記憶。懸念的另一個作用,是有助于更好地集中注意力,從教育心理學角度講,注意力就是記憶力,或者說記憶力產生于注意力。注意力高度集中時,記憶(主要是無意識記憶)也處于最佳狀態;注意力分散時,記憶效率最差甚至為零。試想一位盲人和幾位健全的人一起上樓梯,上去之后問大家樓梯有多少層臺階,可能只有盲人才能回答出來。
四.運用聯想,舉一反三,強化無意識記憶
記憶作為一種復雜的心理活動是可以組織的。初中學生的機械記憶力較強,理解記憶力較差。這一特點決定了他們記憶領域的"兩快"弱點:記得快,忘得快。而高中生正處于由形象思維向邏輯思維轉型的階段,機械記憶力不如初中生,理解記憶力又不及成年人,因而懼怕有意識記憶。怎樣才能幫助他們克服各自的弱點呢?這就要求教師指導學生學會運用聯想,即把已學過的知識和新學的知識聯系起來,把要學的知識和相關的知識聯系起來,以聯想增強記憶。這正是無意識記憶最具有魅力的地方。 巴甫洛夫認為:"聯想是由于兩個或幾個刺激物同時或連續地發生作用而產生的暫時神經聯系。" 在教學過程中,有意識地積極引導學生進行聯想,常常會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學生面對語音考查題,最苦惱的是對一些特殊讀音形式的詞把握不準。例如,單詞moustach,machine,machinery中輔音字母組合ch的讀音就屬于這類情況。我指導學生根據其中文意義進行聯想:"胡子"長了找"機器",找來"機器"刮"胡子"。類似的還有:有了"問題"(question)找"建議"(suggestion),有了"建議"就解決了"問題";一個"偉大的"(great)人物"打碎"( break)了舊世界 ......通過聯想增強了無意識記憶。巴甫洛夫還指出:聯想是新舊知識建立聯系的產物。舊知識積累得越多,新知識聯想得越廣,就越容易產生聯想,越容易理解和記住新知識。聯想的次數越多,印象越深,記憶也越牢固。在英語課堂教學中,學習新的語言點,更應該聯系以往學過的舊知識溫故而知新。例如,被動語態的表達方式是"助動詞be+動詞的過去分詞",學生對其時態的變化難以掌握,其實教師只需告訴學生:被動語態的時態是通過助動詞be表現的。再舉出一例一般現在時的被動語態,學生自然就會聯想到was/werehave/hasbeen ......,進而對各種時態的被動語態的表達方式一目了然。教師在教學中應啟發和教會學生掌握聯想記憶和舉一反的學習方法,以提高有意識記憶和無意識記憶的質量,取得滿意的教學效果。
五.情景教學,豐富視聽,營造無意識記憶的良好氛圍
情景教學就是遵循反映論的原理,積極創設和充分利用生動具體的場景與形象,活躍教學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情趣。前蘇聯教育學家科羅寥夫說:"輕松的、有趣的東西使記憶的可能性幾乎增加一倍半,使無意識記憶效率提高至少70%。"世界著名的語言學家克魯姆也曾指出"成功的外語課堂教學應為創造更多的情景,讓學生有機會運用已學到的語言材料。"在情景教學中,首先要求教師創設適宜的情景。而做到這一點,關鍵在于教師必須依據教材的內容和學生的特點進行選擇和設計情景,F代化的教學視聽手段為豐富情景教學提供了極大的便利。甚至教師本人的動作和表情或學生的各種表演都可創設情景。如原人教版高二課本第二課講到竹子的種類時,涉及到不少人體部位,教師可摸摸自己的肩膀和腰說:"shoulder and waist",如此因勢利導從上到下對學生進行人體部位的總復習。講到高一課本第十三課介詞"in"表示位置的用法時,教師可打量一下教室的窗子然后問道:"How many windows are there in the wall?"某次考試完后,可以唉聲嘆氣地搖搖頭告訴某個學生:"I would rather not tellyou the result of your examination."......學生通過耳聞目睹很容易記住生詞和句型。以后也必會使用這些方法來表達自己的思想。 在情景教學中,也應注意啟發式教學,以提高教材的吸引力,促進學生的無意識記憶。當然,新舊知識的對比,聯系學生及社會實踐的例子,幽默而帶啟發性語言技巧的運用,也至關重要。否則無意識記憶不但產生不了,有意識記憶的效果也不會好。
六.多樣化練習,消除心理疲勞,提高無意識記憶的比重
練習,是促進無意識記憶的重要途徑之一。練習不可太機械,因為那樣容易引起心理疲勞。每次練習都應有一定程度的變化,從單個技巧到整體練習課的設計都要注意變。變,能夠引起學生的興趣,能夠更好地提高無意識記憶的比重。
例如講授原人教版高一課本第四課重點句型:"...heavyobjects and light objects fall at the same speed unless air holds them back."若只讓學生反復做漢譯英練習達到掌握unless的用法,未免太枯燥,效果不甚理想,但如果除此之外再做以下替換練習,效果就好多了。
Study harder, or you'll fall behind in your studies.
→If you don't study harder, you'll fall behind in your studies.
→Unless you study harder, you'll fall behind in your studies.
通過如此反復多樣的練習,學生既掌握了unless的用法及它與if的區別,又復習了初中已學過的句型,豈不是一舉兩得。
其它如書寫單詞、連詞成句、造句、唱英語歌曲、做英語游戲、簡單英語會話、英語智力測驗及朗誦等等,都是消除心理疲勞,提高無意識記憶的有效方式。
七.有意識記憶與無意識記憶有機結合
在教學中體會到,引導學生學會有意識記憶和無意識記憶相結合,是提高英語學習成績的有效方法。進入高中的學生,年齡一般在十七、八歲左右。他們的身體正從少年期進入青年期,思維也由形象思維向邏輯思維轉變,并且進而從經驗型的抽象邏輯思維向理論型的抽象邏輯思維轉化。這一特點也表現在語言學習方面。在課堂教學中,他們對新知識的理解能力比初中時強,但不象初中時那樣活躍,那樣積極地參與各項語言活動,通常是比較多地著眼于"懂",而忽視了"會",更不愿"讀"和"記"。教學中教師必須注意到這一特點,揚長避短,幫助他們順利渡過轉型期。這期間教師應指導他們掌握科學的記憶方法,運用無意識記憶,降低學習英語的難度,激發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增強學好英語的信心,提高學習效率。但要求全部所學知識都實現無意識記憶則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現實的。我們所能做到的主要是部分教學的無意識記憶,尤其是如何提高難點、重點的無意識記憶,使學生學習英語的難度盡可能地降低。正確的教學方法應該是把有意識記憶與無意識記憶有機結合起來。教師應該明確地告訴學生哪些知識是必須下功夫記住的,同時利用各種教學法和各種教學手段,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記住盡可能多的內容。
在課堂上,沒有一節課沒有無意識記憶,也沒有一節課沒有有意識記憶,兩者無日不在人們的頭腦中反復出現,并存并用。常聽到學生說:"這個一記就記住了,那個一聽就會了"這就是二者并存的表現。我們既要提高無意識記憶的比重,又要重視有意識記憶,使二者在英語教學中都發揮更大的作用。
實踐證明,重視中學英語教學中的無意識記憶,努力營造和靈活運用課堂教學中無意識記憶的環境與條件,對提高中學英語教學質量是大有裨益的。